【攝影雜感】攝影、書與電視機
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普遍卻又似乎頗為嚴重的狀況,
而也不只是攝影業界,更可能普遍存在於各專業領域甚或整個社會習慣。
經過一連串密集,且學員也都非常努力的課程後,
很快的,所有人的作品都有了非常顯著的進步與蛻變,
但要跨入下一階段時,
卻所有人都卡住了,停滯了好長一段時間。
我發現了問題,
「除了攝影書,大家平常都看些什麼書?」
得到的一致回答,太忙了,很久都沒在看書了。
最近搬了家,房東原本就留有一台電視,
因為這台電視,我更發現事情的大條了。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搖控器,打開電視機,
雖然我仍是背向電視,做我自己的事,
但事情做完了,沒事了,竟就是自然的「盯著」電視。
雖然知道都是些沒啥營養的節目。
就這樣過了快一個月,
我習慣放在床頭的那一疊書,竟連一本都還沒看完,
以前只是知道,不過這回倒是身歷其境了。
電視與不看書,其實是直接關連的問題,
並不是沒時間,而是終於有空閒的時間,卻都浪費在電視了。
但這和攝影有何關係?
如果只是隨意玩玩,只要懂些基本的光圈、快門、構圖、光線…
當然沒太大關係,
但若是不想一昧的模仿,有自我突破,發掘自己風格特質的慾望,
那可關係大了。
因為攝影者自我的風格,
其實就是一連串自我探索,自我挖掘的過程,
除了是自己生命經驗、價值觀與各個層面的想法,
更關乎你內在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還有,你的好奇心,看事情的深度。
因為好奇,所以進入探索,又引發了另一個好奇,又再探索,又另一個好奇…
如此不斷循環,不斷的加重自己思維的重量。
於是,創造出自己獨有的觀點,
忠實的呈現於你的作品當中,
這即是風格。
以我最近為例,
一年多前,不小心亂翻了朋友餐桌上的一本關於靈性的書籍,
回家直接上網訂購了一整套共7本,花了兩個月終於翻完。
又因這套書,研究起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好奇心使我發現,宗教信仰與科學竟然是同一件事。
回過頭來,又再挖掘金剛經,
金剛經卻又竟然與企業管理、行銷扯上關係?
現在居然在看以前最不感興趣的行銷與財經!
看書的過程,
其實是一連串不間斷的自身探索歷程,
每個人感興趣的書都不盡相同,
但在這過程中,它讓你找尋到你與另一個人的關係,
與所有人的連結,擴大到這塊土地、整個地球,甚至你在宇宙當中的角色位置。
接著開始思考你自己生命的意義,
然後追尋,創造…
無所愄懼,也不感迷惑。
於是拿起相機,
你開始用好奇心去探索,
用你自己獨持的觀點去看、去感受。
面對拍攝對象與事物,除了看,也開始會聽,會有許多情緒的觸發,
除了往常習慣的視覺外,更多了聽覺、嗅覺、觸覺…甚至直覺,
因為看書而引發的探索效應,
都讓你在拍攝過程中比以往更加的敏銳。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攝影者才拍沒多久就能拍出自己的味道,
有些卻摸索了好多年還在模仿裡重複循環的緣故)
於是,你創造了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
風格,於焉成形。
所以問何謂風格,
先把電視機丟出門外吧…
然後自然而然的,會喜歡上書,
也會更愛你最愛的攝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