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20160522 – 20160621

R0002347
深夜裡,終於將生命過往裡的照片全數處理完畢,
陸續接著今年尚未完成的最後那一部份,
突然的從2011年穿越至2016年,
有種錯亂而複雜的情緒。

意外的發現,這些年來的照片像是兩個全然不同的人拍攝著,
陌生的連自己都感到驚訝。
從許多事件的拍攝,到現在沒了絲毫的事件相關的影像,
剩下的,只剩借物澆愁。
借用身邊僅剩的那些物品、空間、光線…
稍稍記憶一下此刻的心境,
因為生活空空如也,但總還是想抓住些什麼、紀錄些自己的什麼吧…

txt_ 20160621 04:09
photo_ 20160605



27717685416_97c088ce23_o
經常陷入無可救藥的混沌,
將自己花費了長時間建立而成的思緒又再度打破。
以前奉為真理的依據,如今開始搖擺,
極欲將自己推翻,
重建出另一個新的自己。

txt_ 20160619 21:45
photo_ 20120409


27428244042_59508f6f64_o
大部份時候我們總是想得太多,
做了會如何?不做又會如何?這樣、那樣會怎樣?
不斷的猜測、模擬,
於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沒有勇氣?準備不足?能力不夠?
其實都不是,只是害怕受傷罷了。

如果受傷了怎麼辦?
充滿傷痕的人生不是更精彩嗎?

txt_20160616 04:21
photo_20121111


R0002076
關於自己的紀錄,那些塵封已久的照片,
只剩下最後一年半的進度沒修,持續挑燈夜戰!

這幾天不斷看到中毒資料損毀的災情,
趕緊將自己平時的照片拿出來仔細備份一番,
卻才發現修圖進度亂無章法,不知從哪裡備份起,
只好牙齒咬緊一點,一口氣將它全部搞定吧!

年初時從2016年倒修至2012年(這一大半的照片也許永遠都不會公開),
就這樣修了半年,手上又多出了半年的未修照片,
永遠這樣無止盡的迴圈啊…
攝影是修不歸路,說的正是這回事嗎?!

txt_ 20160608
photo_ 20160424


R0002086
無意見看到了一則專訪:
「當遇到種種挑戰都不願放棄的時候,你才真的能說自己『熱愛』。」-專訪時尚彩妝師Shin

這句話可以直接的套用在每一個行業。
但我想,不願放棄,其實並非多麼有毅力或如何堅持,
而是因為,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如果不做這個,我還能做什麼?
沒了攝影我還能做什麼?

攝影生命裡,我不曾有過低潮,但並非真的沒有,只是沒有過那種感覺。
如果真的熱愛,不會在乎高峰或低谷,
因那些其實都是一樣的,都為你熱愛的這件事帶來了許多樂趣,
即使多麼艱難都是一樣。

能夠真正體會這句話的,或許也只有極具熱愛的人才會懂吧…

txt_20160606
photo_20160424


R0002359s1800
夏天將到,如同今年冬天一般,再度買了六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也把那些多餘再也不用的一口氣全部丟棄,
而夏天比冬天簡單的多了。

我的物質需求極低,
可以每天吃同樣的食物也不會厭煩,
食物對我而言只有一項功能,吃飽而已,所以只要讓我不會餓即可。
衣服同樣只有一項功能,也只有幾個需求:舒服、簡單。

有人說我的生活無趣,
一樣的工作、一樣的興趣、一樣的食物、沒啥朋友…
現在連衣服都穿得一模一樣。(延伸閱讀,一位老朋友對我的形容:《攝影界的賈伯斯》

但其實正好相反,
我的生命太有樂趣,以致我沒有時間浪費在那些我不感興趣的東西上頭,
我需要將更多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txt_ 20160606
photo_20160606


R0002067
經常,不對…應該說是永遠,都被錢追著跑,
但也一直都是處在有驚無險的狀態,
這狀態也似乎是種宿命。

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倒底賺了多少錢,又花了多少錢,
直到兩年前開始記帳,才驚訝發現其實賺得並不少。
倒底都花到哪去?直到三個月前開始真正仔細的記帳,
更驚訝的發現被一大筆固定支出每個月追在後頭。
這是自己選擇的生命過程,也就得選擇承擔…

不論進帳多少,銀行帳戶必得歸零,
逃離不了這宿命,但也必須擺脫才是。

這段時日牢騷式的自言自語其實是回歸了當時攝影的初衷,
攝影或文字,都是為了紀錄自己,
對於感受與想法的表達與抒發…
如果沒了自己,一切都沒了意義。

txt_ 20160604
photo_ 20160424


YING6549s1800
潛意識的運作,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某個人與某些事,
那些當時不以為意,現在想起,才驚覺那對生命的影響是如此重大。

也許倆人當時都是不以為意的,
但從那刻開始,一連串生命裡的蝴蝶效應已暗地裡轟然的運作著了。
不知道為什麼,只因被牽連的某個想法,就下了將改變一生的決定,
雖然當時並不知那是如此巨大的生命轉變。
也因生命的道路突然急轉,倆人卻全然斷了連繫,
或是說,是我找到了自己,像是一粒小石子掉進了泥池,就一心只想沈浸下去,
想找到那泥池的底下究竟有些什麼?
沒有心思再顧及其它,
只活在自己充滿疑惑與樂趣的世界。

終於大概明瞭了那泥底有些什麼,十多年也過去了,
什麼變了?什麼又沒變?
某一天的夜晚,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快速瀏覽了這十多年來的每一幕。

有些我還稚氣的話語,仍歷歷在目。
這些年,那人過得好嗎?

txt_ 20160528

R0001301
這是在池上遇到的好朋友— Marquee Pizza-MP 關於「在地」這問題的一段對話。

『消費者(旅人)如我,會想了解在地.感受在地文化,這也是我們開啟這趟旅程的目的。但並非只局限在食材,而是妳的「為什麼」,這是很有意思的..
在地不僅只在食材而已,還有個性.歷史.理念.初心與目的..這些總和起來即是「在地文化」。
也請放心,旅人們比你們想像中聰明。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就分辯出哪些是包裝.設計.嘴巴上講的以行銷為目的的在地;或是真正擁有個性與理念的在地。
如文創,文創一詞已成了貶義詞,,並非文創不好,而是大多數的文創只有創意卻無「文化」。而在地,地大家都有,但有「在」嗎?
妳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池上)。這就是妳的「在」,不自覺的也把我拉往妳的「在」了。這是一種感動…』

我想任何產業都一樣,
人們在意的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做?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