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全家福不尷尬,這樣玩讓全家輕鬆入鏡!
三代同堂的全家福,最怕的就是拍起來尷尬又拘謹。
長輩不好意思,小孩坐不住,爸媽忙著控場,結果每個人的表情都像在開班會。
但其實,只要換個方式——讓家人「玩起來」而不是「擺起來」,照片就會自然許多。
這篇文章我整理了11個適合三代同堂一起參與的家庭活動,讓拍照變得像是一次溫暖的相聚,而不是例行公事。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三代同堂的全家福,最怕的就是拍起來尷尬又拘謹。
長輩不好意思,小孩坐不住,爸媽忙著控場,結果每個人的表情都像在開班會。
但其實,只要換個方式——讓家人「玩起來」而不是「擺起來」,照片就會自然許多。
這篇文章我整理了11個適合三代同堂一起參與的家庭活動,讓拍照變得像是一次溫暖的相聚,而不是例行公事。
「爸媽,我們規劃一下拍全家福吧!」
「不用啦!這麼麻煩…」
「拍照很尬尷耶…你們拍就好了啦!」
是不是每次開口邀請長輩拍照,都會被這樣拒絕?
其實,只要換個方式開口,長輩會更願意答應!
肖像照是英奇全新推出的拍攝方案,有別於你曾看過的任何拍攝類型。
準備拍攝肖像照前,有些重要資訊你可能會想了解:
以下是幾篇相關文章,幫助你從開始到結束,全面了解肖像照的拍攝過程與意義。
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
選擇的儀式,還是愛的凝聚? – 抓周攝影
孩子的出生,永遠都是一整個家族莫大的喜悅。
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客廳,地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物品,家人們圍坐在四周,目光都聚焦在那個剛滿一歲的小小身影上。
這不只是一場抓周,更是四代同堂的難得時刻。
她說:「這次的主角是婆婆,她辛苦了大半輩子,想帶她回到過去的市場,去見見那些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拍攝前,Becky 細心地幫婆婆化妝,讓她以最美的姿態回到市場;
這不只是外表的改變,而是一場儀式,像是在告訴婆婆:「今天,你是這裡的主角。」
來到了高雄山上一間美麗的小房子,被群樹包圍著,
進了門,Eva一家還未到,她的媽媽熱情招呼著,閒聊在這山上屋子裡的生活。
這天的拍攝,我們哪也沒去,只是在這屋子裡待著,泡茶、做饅頭…日常裡的一些事。
搬出了家中珍藏的紅麴、三個小女孩專注吃著冰琪淋的誇張可愛表情、四代同堂的合照、陪伴了他們近二十年的老狗…
家庭寫真該拍的是什麼?不就是這些嗎?
寫是「紀錄」,真是「真實」;紀錄真實,屬於這個家真真切切的每一刻。
真正珍貴的事,其實都在生活的習以為常裡。
—
家庭寫真 | 高雄 ,自宅
英奇 獨立攝影師
帶著他們在台北大學裡走著,邊走邊聊邊拍著。
沒有特意要拍什麼,看到、想到什麼有趣的,就停下來。這是我最習以為常的拍攝模式。
如同經常和人們說的,因為沒有任何預設,順著你們原本的樣子,看見了什麼,就拍什麼;便捕捉下了你們最真誠自然的模樣了。
兩位小女孩,安安雅雅,很舒服的名字。她跟我說:「先生是新加坡人,我是台灣人,希望孩子不管未來在哪裡,都可以平安雅居的生活。」
是啊,平安雅居的生活,多麼美好的一件事,看似簡單,卻也得來不易。孩子的功成名就並非最重要的事,只願一生平安、自在。
過馬路,小女孩牽住了我的手,融化了我的心,甜甜的。孩子的媽媽跟我說:「你好有孩子緣喔…她平常不會對陌生人這麼親近耶。」
他帶我進到一棟巷弄裡的社區大樓,明亮寬敞的cooking studio,還有社區居民自己種植的香草。
他走到中庭,隨手摘了幾支,說:「等一下做菜可以用。」
這天的全家福攝影,家庭成員很特別的組合,不只是一家人,也邀來了她的弟弟一家人,還有他的妹妹與男朋友。很少拍到這樣的組合,想必這即是他們對於家的看法,除了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也是想將以保留紀錄的重要家人。
來到淡水小巷弄裡的社區,從社區的後門打開,就走進了台北藝術大學的大草皮,一個好輕鬆又自在的地方。
她說,即將搬離這個喜愛的地方,想在離開前好好留下些照片。
走進了他們家,好舒服又溫馨的所在,甚至可以看見他們剛搬進這個家時花費了多少心思。為他們一家人在家裡的各個角落留下那些該有的印記;客廳、廚房、房間…每一處他們生活的軌跡。
如果有一個地方,能讓你放下所有的角色,只剩下自己,你會怎麼看待這樣的自己?
當你站在鏡頭前,沒有姿勢、沒有刻意的微笑,沒有對外的表演,只有內心的聲音,你會看見什麼?
屋子裡空盪盪,像是什麼也沒有,卻承載了許多記憶。
總是想把自己喜歡的,也給予拍攝的人們,
寫真書便是其一。
數位當道的時代,對於多年前的事物更加懷念,尤其那紙本的溫度。
照片印製成了書本,拿在手上翻閱;和在手機、平板上觀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肖像照是凝視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如同照著鏡子一般,如實的看見自己。
她說:「你像是一面鏡子,透過你的鏡頭看見了自己,一個原本就知道,卻未曾清楚見過的自己。」
是啊…這即是肖像照最起初的目的;讓人們看見那熟悉,卻還未清楚看到的自己。
因為和平常的拍攝很不一樣,它不只是拍攝而已。
寫下拍攝會有大概過程,讓你能更加明瞭。
一年一次的音樂會,是我們的一期一會,看著孩子一年年的長大,好幾個孩子都已長成了小大人的樣子。
去年,是在疫情解封之後,但大家仍習慣戴著口罩;今天,脫下了口罩,終於看清了每一個人的模樣。
傳統的擺拍方式,對長輩來說或許安心,但對年輕家庭來說,可能顯得太過生硬。
你是否也想要不刻意、不僵硬,而是充滿家庭氛圍與真實情感的全家福照?
這篇文章,精選 台北、台中、高雄4 位自然風格全家福攝影師,
他們擅長記錄家庭互動,讓每一張照片都像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拍給別人看的「擺拍」作品。
新店山上幽靜的老舊社區,下著毛毛細雨,更增添了幾分情懷。
因為即將搬遷,想在家中留下屬於自己及家人的記憶;兒時,母親在廚房煮飯,她在父親親手訂製的吧檯前寫功課;房間裡,同樣是父親施工的木牆,她最喜歡窩在這看漫畫;客廳牆上還留著兒時量身高的記號,她和孩子再量了一次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