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照】琦蓁 | 拍一張黑白肖像見證你的蛻變
以肖像照凝視自我
平時為她拍了很多照片,卻是第一次如此正式的拍攝。
在剛整理好的空白之間攝影棚,掛上找了好久的大幅手染背景布,架好了燈光;讓她站在微弱的昏黃光線下。
肖像照,是我多年前就一直想著手推出的攝影方案,卻遲遲等到了多年後的現在,終於開始了。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肖像照是凝視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如同照著鏡子一般,如實的看見自己。
她說:「你像是一面鏡子,透過你的鏡頭看見了自己,一個原本就知道,卻未曾清楚見過的自己。」
是啊…這即是肖像照最起初的目的;讓人們看見那熟悉,卻還未清楚看到的自己。
因為和平常的拍攝很不一樣,它不只是拍攝而已。
寫下拍攝會有大概過程,讓你能更加明瞭。
她的第一封來信,簡短的幾行文字,卻清晰交待了她的17-30歲;四處搬遷,也隨遇而安,生命就像是個偌大的旅程。
與我有幾分相似,經常,人們問道:「你是哪裡人?老家在哪呢?」
總是遲疑了半天,回答不出來。
平時,你最喜歡用哪個焦段拍攝呢?
50mm,和人眼看見的感覺幾乎一樣;視角大約閉上一隻眼睛的範圍。
35mm,和人眼相比,些微不現實的變形;視角和兩隻眼睛張開的範圍差不多。
85mm,視野變窄,於是更聚焦在主體上;和35mm的變形相反,拉近了你、主體、背景之間距離的錯覺。
今年的生日,想為自己拍張照片,不是那種美美的照片,也不是抓住青春的尾巴;是發現自己眼角上的魚尾紋,那是歲月的痕跡,那是我啊…
如果可以,想要每年都拍下一張照片,紀錄自己歲月裡的變化。她這樣告訴我。
去年,她剛來到台灣,一段艱辛又漫長的旅程。那天,在咖啡館靠窗的位子,她和我說了長長的故事。因為已經走過了,想為這段精彩的生命旅程留下些紀錄。
凌晨,收到一封來信:
「最近才決定放下大陸的一切,搬到這裡來,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有機會陪伴孩子成長。我剛剛租好了房子,興致勃勃地做著裝飾房子的規劃和準備,這是這段艱難時光中的閃光點。
搬家算是我的新開始,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可以邀請你,幫助我記錄下真實的我自己,還有我真實的足跡。
在這裡,也要謝謝你分享很多或溫暖或冷靜或深度的文字與照片。」
看著信,為她心疼,也想著她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
約了她碰面,想聽聽她的故事;她走進了咖啡館,臉上是自信而從容的笑容,如她信中所說,這個全新狀態,她調整的滿好的。
她訴說了許多故事,悠悠長長這些年的故事。
她說:「因為胸部要手術,想在手術前拍照留念。」
她們說:「從小在泰國長大,所以想來海邊,我們都喜歡海。」
永安的海改變了好多,因為漲潮,我幾乎找不著沙岸,默默禱告著,終於在一處隱祕的轉角出現了沙岸。
對於生病這種事,我永遠不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只是保持沈默,安靜的為他們拍攝。希望這些照片,有能力給予、幫助,對於他們。
每一年都會將這一整年的部份照片集結起來,做一本小小的zine;本子很小,能放的照片不多,於是細選一年當中的最重要回憶。
每一次挑選照片,發現會放進本子裡的,大都不是那些「很漂亮」的,而是有著某些故事,最真實的生活樣貌,以及生命轉折處的珍貴回憶。照片印了出來,就會常常翻閱,時時想起;想起那年的曾經、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們。
一年一年,我們都不太一樣,感情更加成熟,少了爭執,多了默契。這一本小冊,像是一整年記憶的濃縮精華,因為不想忘記,所以記錄,送給未來的我們。
感謝上帝,帶我們走到了這裡。
2022
如果可以,每年都為自己紀錄一張照片,自己的30、40、50歲…
每一回,收到個人寫真的拍攝詢問,總有著長長的故事;因為感情、因為生病、因為家庭的變故…
他們總說著同樣一句話:「因為走過了,想拍張照片,作為句點,再邁步向前。」
拍攝,成了種儀式;成長,很痛,卻是值得。
生命終於走到了這個階段,給自己一份禮物,送給勇敢又努力的自己。
於是,衍生出了這個拍攝計劃:《生前遺照 – 特別方案》
一個人,一個簡單的背包,
漫無目的的旅行,是種享受。
每年往返台灣來回,知道這裡的美好,
但因工作奔走,從沒停下來好好看看這個地方。
特地挪出了時間,
特地隻身飛來了台灣,
一個人好好走走。
這是她,卓君,第二天的行程,
沒什麼特別目的,
只是想與台灣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