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日記》心象與Lomo攝影 – 訴說內心的思緒,又隨心所欲的攝影生活方式
攝影,是抒發與表達
就這樣拍了好久好久,只是喜歡這樣的照片,沒有原因,也沒有任何理由。
直到某一年受邀攝影講座,主題是街拍;於是婉拒了:「我沒有在街拍啊…」。
對方也有點錯愕,改口說:「我們其實沒有預設主題啦,要分享什麼都可以。」
因為備課過程,才認真開始思考;我確定拍的這照片不是街拍,也不是風景,也不是靜物攝影…那倒底是屬於何種歸類?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就這樣拍了好久好久,只是喜歡這樣的照片,沒有原因,也沒有任何理由。
直到某一年受邀攝影講座,主題是街拍;於是婉拒了:「我沒有在街拍啊…」。
對方也有點錯愕,改口說:「我們其實沒有預設主題啦,要分享什麼都可以。」
因為備課過程,才認真開始思考;我確定拍的這照片不是街拍,也不是風景,也不是靜物攝影…那倒底是屬於何種歸類?
今天起床後心情莫名的一股煩躁感,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心裡有個直覺,今天會是忙碌的一天,有很多事要處理,準備好了!
但昨天才東奔西跑了一整天,不是該處理的事都結束了嗎?今天還會有什麼事?
在遠鄉閃閃志工群組和教會的小家群組,都各自發佈了一則重要的待辦事項,心想,繁雜的事情都處理完畢,可以專心來修圖,今天可以將工作進度完成了。
曾經歷過的,沒有一件事會白費,每一件事,都是養份,也是契機。
「有一種歌,既非藝術所能教,也非樂理所能編,只有在患難中能學會的。
他們要唱,他們就必須走我們所走的道路,經歷我們所經歷的經歷。」—荒漠甘泉5月30日。
多久沒來九份了?
記憶中,這裡是經常來訪的地方;後來,變成了永遠充斥滿坑滿谷的觀光客,就再也沒來過了。
這一回來到九份,才剛踏進老街,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是語言的關係嗎?身邊傳來的盡是韓文,踩在石階上的,是一個個韓國家庭;偶爾幾句的日文,遇見了神隱少女而開心鼓舞的日本家庭。
也許更重要的是,身邊的旅伴對了,心境也就不同了。這大概是我和她,除了工作與教學任務以外的第一次旅行吧?
曾經狂妄的說:「即使全世界都憂鬱症了,我也不會得憂鬱症。」
看似自大,但至今仍是如此以為;因為走過了,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也知道在那之前將經歷什麼。
沒有人可以說話,於是不斷的與自己對話,透過攝影,透過書寫。那段時間裡拍的照片,人們笑它作「暗黑系」,是或不是?並不重要,但那些照片真真實實反映了自己的心境,是紀錄,也是訴說、表達。
有人說:「說出來就沒事了。」
於是,透過攝影訴說;說出來就沒事了。在自己的世界裡,只有自己的世界。
婚禮時穿了一雙軍靴,意外的成了大家拍照的焦點,可能不小心擦得太亮,太過醒目;也可能沒有人會在結婚這天穿軍靴吧?
婚禮的準備過程裡,我問的第一件事:「可以不要穿西裝嗎?」,這件事對我是真的困擾。並不是不願意穿西裝,多年前參與的商會規定一定得穿西裝,每個星期也就固定穿上。困擾的點在於,確定以後不會再穿了,很不喜歡買了個用不到的東西,擺著佔位置,想丟又覺得浪費。
生命,走進了教會來到第七個年頭;七,代表完全的數字,確實也感受到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走過了漫漫長路,四十過後的黃金歲月全耗在這裡了,像是空轉虚耗那般,卻在大量留白的生命旅程裡,悄悄有了轉變。
留白,是去除了生命裡所有不再需要的,只留下了真正重要的那些;留白,也是回到了最舒適、最自在的狀態。這是我多年來懇切的禱告,平靜安穩。
婚禮後,她又接續著馬不停蹄的工作行程,沒有一刻停歇。我們搬進了新家,熟悉著這陌生卻又十分喜愛的地方,經常互相問對方:「我們真的結婚了嗎?」。一切都很不真實,連住在這新房子裡,都感覺是在夢境裡頭那般。
婚禮的一個多月後,才意識到我們一直還沒去結婚登記啊!那天她下班回來,
我問:「妳知道我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還沒做嗎?」
她回問:「什麼事?」
我說:「結婚登記啊!」
果然,她也忘了。
你今天過得好嗎?
天氣明顯變冷了,感受到了冬季終於來了的氣味,在家悶得有些久,找了間咖啡廳,看看人群、透透氣;也在這裡,寫封信給你。
昨天,她問了我一個問題:「什麼是行銷?」
說是問,應該說是她自言自語的自我對話,說著說著,也就自己找到答案了。
修圖進度緩慢來到2019年,照片裡紅綠藍的聖誕燈,想起那年的聖誕節期。那些年,開始喜歡上這個節日,耶誕節期,寒冷的冬夜,穿上厚重的黑色大衣,街道上一閃一閃的。
夜行性生物,照片裡全是夜晚裡的照片,其實現在也是,只是至少中午前都會醒來了。
窗上的2019後來被她擦去了,先前的一切都過去,已是全新的開始,她說。後來確實越來越好了,迎來了全新的生活,心裡越來越多的平靜與安穩。也更加的體會,平平淡淡,是世間最大的幸福;沒事,即是最大的恩典祝福。
你今天過得好嗎?
身邊是否也有熱心助人的朋友,他很單純又熱心,但他又給予某位朋友建議及幫助時,你在一旁看得心驚膽顫。因為,不是每一種幫助都是有益的,有時候,反而會是傷害。
一次又一次的看見,發現了其中的差異,也引以為戒,提醒著自己。
當我們想給予某人幫助時,一定是真心的,因為幫助這件事是免費的,是無償的付出;沒有任何利益關係,當然是真心想給予幫助。但,我們有花時間了解過他真正的問題嗎?甚至了解他這個人,以及他所做的這件事。我們是否只是憑藉自己過往的經驗,就一昧的告訴他該如何如何,一昧的給予他根本毫無助益的幫助?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歷過的事是完全相同,即使經歷相同,但價值觀不同、你們的個性也不同。也許,給予幫助的第一步,便是去了解,甚至是同理吧。
因為留下了照片,才記得了那間小酒館,雖然怎麼樣回想,還是記不起它在哪裡,只依稀記得在高雄某處不顯眼的小巷弄內。
照片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只要留下了照片,便會永遠記得,即使想起的只是片段,但就是記得,也經常思念。
高雄,短短的一年半,卻創造了許多回憶。那是拍照最瘋狂的時期,相機幾乎從不離身,洗出了拍了誰的照片,也隨時帶在包裡,遇見了他,便將照片送給他;因為,只有被拍的那人擁有了照片,這張照片才有了價值與意義。
聽說,現在底片越來越流行,所以也搬出好多年前拍的那些來跟風一下;那是還沒有數位,底片很便宜的時代。
聽說,有些大學生以為底片是現在流行的新產物;想起了多年前某次到7-11要將拍好的底片宅配送洗,店員一臉疑惑的問我:「這是要回收的電池嗎?」
你今天過得好嗎?
昨天下午的採訪中,聊到了每個人對婚紗照的目的都不相同。有些人的婚紗照是為了給別人看,想得到讚美;有些人的婚紗照是給自己看,留下自己喜歡的模樣,並不追求流行,也只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
這讓我思考起了我們生活的模樣,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自己喜歡的嗎?還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讚美?
尤其社群媒體興起的時代,不論做什麼總要打卡、拍照、上傳…深怕別人不知道那般的急迫。也像是急於向別人展示著,「你看!我過得很好」。
你今天過得好嗎?
那天,我在電話裡和她聊了很久,關於他們婚後的種種,以及兩人間面臨的許多問題。電話掛掉前,她說:「你這個攝影師真好,拍完了婚紗還有售後服務。」
因為,和他們相處了一整天,很喜歡他們夫妻倆;而婚姻從來都不容易,兩個很好的人,進入了婚姻,仍得面對屬於兩人的許多問題。
售後服務,是句很有趣的形容,我也喜歡這樣的比喻。看過他們倆最甜蜜的那一面,兩個都是這麼好的人,期待看見這份幸福能夠一直延續,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
客人,對我而言,從來都不只是「客人」這名詞而已,是因攝影而結識,在你們人生最重要的這一天;短暫的交談,幾天的相處,卻都是坦承相見,於是我們從此成了頻率極為相近的朋友。雖然,我們很久很久才見面一回。
工作終於到了個段落,也似乎來到了得以再次調整步伐的轉折點;很久沒有寫些什麼了,生活裡的照片也擱置了好久好久,回頭看看,時序還停留在2019年的3月。
經常跟人們說,照片是給予未來的自己,如今看著四年前的那些照片,現在,確實已像是好遙遠以後的未來,相片裡的許多事,是如此熟悉,卻又陌生。
就從2019年1月開始吧,曾經的這些與那些;掙扎的、難捱的、平靜的、幸福與喜悅的…
身上的服裝,永遠只有黑色;後來沒這麼極端了,開始加進了其它色彩,但始終沒有紅色。環顧一下四周,家中的傢俱、電器、裝飾…也沒有任何紅色的蹤跡;只有那紙躺在黑色印表機上,遲遲還未丟棄的紅包袋。
也許紅對我而言太過醒目,我不喜歡如此,做事、交友、生活,都是如此。不喜歡和太過招搖、外放的人交友,喜歡低調默默努力的人與事;曖曖內含光,才是我認為的真正閃耀。
紅,是激情、是奔放、是用力追愛追夢、是燃燒生命。年少時的我是如此,於是跌跌撞撞,但直呼:好爽!以為是勇敢,其實,只是還未經歷真正的痛。
修圖終於快要追上進度,偷閒浮上來說說話。第一件想說的是,為什麼沒有人脫口罩?第三天了,除了我以外,仍舊還沒看見另一個人脫口罩,原來,覺得再也不用戴口罩這件事很讓人興奮,只有我一個人啊…
跟風玩了一下ChatGPT,很慶幸自己的文筆還是比它好了一些些,情感與同理心、生命經歷、共鳴…仍然是再聰明的機器也無法取代的。也發現要使用AI,而非被AI取代,問問題極其重要;問問題,是發想的源頭與過程,問問題比找答案困難更多更多。
每個月都有新的挑戰,時間仍舊被忙碌推著走,但總在最後一刻,有了最美好的結果。
她傳來了訊息:「還記得我小本子上規劃的家嗎?我昨天终於带着兒子一起入住了。」
記得那天,她說的故事,比我拍的照片多更多;
後來,她走進了平靜,生活安穩了,越來越好…越來越好。
你今天過得好嗎?
這些天沒什麼事,拿著筆電來到久違的路易莎,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寫篇文章了。以前很喜歡待在咖啡館裡寫寫字,偶爾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們,各種年齡、各種身份,偶爾也停下筆來,偷聽一下隔壁的談天話題。
白天的咖啡館,人群的組成年紀大都稍長,可能是已退休的人士,或業務工作性質,或像我這般時間彈性的自由工作者。有人手舞足蹈開心聊著天;有人筆電、手機交互使用埋首工作著;有人架起了手機,紅綠相間的股票數字跳動著,另一手的ipad隨意翻閱各類文章。
至於我,在各類型的文字裡遊走,也跟著裡頭的文字牽動各樣的思緒,勾起了生命歷程裡不同階段裡的回憶。關於母親、關於年少輕狂時的自己、關於曾經的家、關於此刻已在這裡的自己的生命蛻變…
原本想尋找芒草花,卻意外遇見了這片佈滿小沙丘的美麗沙灘。
有人,扛著腳架,特地前來拍攝這片奇妙的沙丘;有一群人,放著長長尾巴的風箏;有三五好友,路過美麗的夕陽,拿著相機互相拍攝著。
而我們,因為錯過,所以來到了這裡。
不用再立定什麼目標,不再以為一定得完成什麼;只是順應生命的水流,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即是最好。
生命每個階段都有該學會的功課;順服,順服於生命的水流。放下框住自己的那些事物,順著水流,便自在,且自得其樂。
我看著這一片沙丘,只是順著海的水流,即成了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