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攝影】俊凱.于紋 | 搶先看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有人問:「為什麼你總喜歡拍婚禮?」
也有人說,婚禮是所有拍攝題材中最困難也最複雜的,
它結合了紀實、人像、空間與商品。
對,也不對。
它確實結合了多種題材,形塑出了多樣與複雜的一面,
但紀實只是紀實?人像只是人像?空間只是空間?更甚乎,那是商品?
也許它有這些題材的表像與相同元素,但本質卻是全然不同的。
那是紀實,卻不只有看到的那樣;
那是人像,卻擁了極為複雜的情緒與感受;
那是空間,卻關乎著記憶;
那看似商品的東西,卻充滿的期待。
如此複雜的多重元素滲透於其中,
使得攝影不再只有攝影而已,
攝影者得以全心的融入,並用心的去感受當中所有的情緒,
有許多的事情,我們自己本身的生命並無法經驗,
但透過一個陌生人的婚禮,得以極為深刻的感受。
對任何藝術而言,最大的目的即是「感受」,
攝影者,還有什麼比婚禮的感受更為複雜又深沈?
尤其讓我們深刻體會,記憶,是如此重要!
忘了是幾年前的一則專訪,一對年輕的夫妻特地從新加坡飛來了台灣,我們一起吃了頓晚餐,聊了很多,像認識好久好久的老朋友…
今天有人傳了給我,才讓我又想了起來。
「英奇說,拍摄和写作對他來說是一样的。相机是他的笔,在轉述新人告訴他的故事, 但是故事只說一遍。
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故事完整記錄,轉述,然後出版。出版日期可能是5年,10年,20年,甚至30年后。
出版的时候,若是當年的新人能通過這些用影像承載的文字憶起那時的心緒,笑亦或是哭,那他就做對了。」
其實我都忘了當時是怎麼說這段話,或有沒有說過,我都忘了。但很高興,我現在仍秉持著初衷。
—
iWeddingBox專訪內容連結: http://goo.gl/A1LLGm
.
今晚,收到了一封mail:
「這幾天我又細細的看了好幾個你的和其他攝影師的婚禮紀錄作品,
但是就是有一種照片的溫度是我在其他攝影師作品感受不到的」。
聽到許多人對我作品的形容,
溫度、情感、生活、真實…
大概不出這幾種形容詞彙。
照片的溫度,是很抽像的描述,
照片是一張張的紙,或一幕幕的螢幕畫面,
其實一點溫度也沒有,螢幕甚至是冰冷的,
只是人,給了它溫度。
為何需要2位婚禮攝影師同時拍攝?
雖然英奇早已習慣單槍匹馬,一個人亦能捕捉許多生動的畫面,
但台灣婚禮攝影大多流程繁瑣且緊湊,
有許多畫面雖無生動精彩可言,
但又是重要不可遺漏的,
如文定觀禮、戴項鍊、戒指、奉茶、合照…
但在我背後其實正發生著許多精彩的畫面,
觀禮的賓客們開心的表情,
我總巴不得我是連體嬰,可以同時拍前面和背後!
2位婚禮攝影師,
不同鏡頭焦段、不同視角、不同位置…
可以造就更多精彩的畫面。
與英奇搭配的副攝,皆經過嚴格的挑選及訓練課程,
已在英奇的婚攝課程中經過一年以上長期訓練,
並經過嚴謹的審核,每位都已是可獨立接案拍攝的婚攝。
(以下參考作品大部份為英奇使用底片拍攝,副攝使用數位拍攝,以捕足底片因光線不足的困擾)
*闖關遊戲
最後階段時新娘突如其來的眼淚,
因副攝協助拍攝後方親友們的狀況,
英奇可專注捕捉當天新娘的神情。
而在副攝的角度,也捕捉到了父親在房間的另一頭的情緒。
主攝
Read More →
這2.3年攝影這行業突然熱門了起來,
也聽到了一個說法讓我尤其訝異:
「以前很多年輕人的夢想是開咖啡廳、民宿,現在年輕人的夢想則是當婚禮攝影師」。
市場活洛了,是好事,也是壞事。
會有這麼多人一窩蜂的進來,表示需求增加了,供給當然也會隨之增加,
十多年前剛拍攝婚禮攝影時,當天的伴郎伴娘總會問起相關的問題,
原來那時知道婚禮當天可以找婚攝拍攝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份都只知道錄影,且都是扛著大大機器的老師傅。
且因網路尚未全面普及,資訊有著明顯落差,南北差異頗大,
所以當時我雖居住於高雄,但大多數工作卻仍是於台北。
但現在大部份人都已習慣婚禮當天找攝影師拍攝了,
只是這部份預算設定高或低,是有就好,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期待與要求。
謝謝采風的婚禮攝影推薦分享,
看到時,心裡真的是很大的開心,
開心的不只是終於有人願意高調的為自己分享在公開的網路,
更是因她的這段話:
「照片雖然只是一種影像的存留,但仍有深度之別。
每一張照片,都可以感覺到英奇婚禮攝影時的用心與思考,
他花心思去觀察每個人的關係、體會每一個人的情緒、
預期下一個反應與動作、並且捕捉到畫面與情緒,
而不是追逐表象的華麗與刻意。
這麼說吧,他捕捉到的不是漂亮,而是當下的真實,這不就是所謂”紀錄”的意義嗎?」
時常和新人或學生分享關於自己的婚禮攝影觀念想法,
但總是擔心我講了一堆,
大家聽得懂嗎?
會不會把我當成怪叔叔,儘講些怪怪的話…
終於,我確定,
總是有懂你的人的…
其實最近很少對外開辦講座,
主要是因會拍和會教是兩碼子事,
總覺得自己說的大家無法理解,
另外也較不習慣太多人的講座。
教學的過程,
我一向都不怕講了什麼祕技被偷學,
只擔心我說的大家聽不懂。
有些東西並不是知道了就一定會,
必須經過深入的思考而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Read More →
這是幾個月剛拍攝好婚紗的〔Big.小倩〕,
截取自 女力 Issa 在她網站裡寫下的一些故事:
————————————————
關於新郎Big耳朵上的助聽器,關於他們的故事我沉澱了好久,
遲遲未提筆分享的原因在於,我開始思考”缺陷”的定義.?
如果用外在的身體所呈現的結構,功能來說,的確是某種差異.
那麼四肢健全,耳聰目明,但內在心理的某種匱乏呢?是否也稱是”缺陷”?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差異]的接納與愛,事實上我們都有自己的殘缺.
新郎Big:
我算是先天性的失聰,我哥也是。
大概是因為曾照顧過我哥的關係吧,所以很小的時候,我媽就發現了我聽不到的問題,帶我到處求醫。
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加上求學過程中有幾次突發性的惡化,我聽力其實是越來越差了。
現在不帶助聽器的情況下,就連面對面都聽不太到對方講話的聲音,除非對方大聲喊叫。
即使帶了助聽器還是有很多需要人家幫忙的地方,
比如說別人背對著我講話,或是電話音量太小,或是後方有來車,這些我都聽不清楚。
還有說話方面也有影響,我常被誤會是外國人,或是人家一時之間聽不太懂我說什麼。
溝通這件事一直都是我每天醒來就要面對的問題。
Read More →
今晚華德福的季末慶典,小鬼的學校,
在慶典開始前,孩子們齊力做慶典佈置的汽球,
一時間忘了是什麼汽球…
每個孩子的雙手都沾白了,
眼神的專注,
一點也不馬虎。
一開始時,孩子們用盡全力將汽球吹起,
不過當然最後還是得出動爸媽們幫忙。
一桶一桶的白膠在每一桌上準備就緒,
孩子們專注的神情,卻讓爸媽們捨不得幫忙了,
整個大房間裡,沒有太多玩鬧的聲音,
此起彼落的「再來要怎麼做」的詢問聲。
雙手沾滿了白膠,
也充滿了成就感。
轉貼自 An 的facebook ↓
翻看著當時的婚禮紀錄,怎麼也沒想到,
想找已故親人最真
外公 外婆 公公…….你
但笑容永遠都留存在這裡,
謝謝英奇,為我們留住了那些永恆的時刻!
————————————————————
—
婚攝檔期詢問表單 http://www.yingchiwu.com/reserve/reserve-wedding/
更多英奇婚禮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wedding-documentary
更多英奇自助婚紗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pre-wedding
更多英奇愛情寫真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engagement
更多英奇家庭生活紀錄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pregnant-women
.
是的,這是張婚禮當中的一張照片。
它一點也不美、不豪華,甚至…不優雅。
在彰化鄉野的一間鐵工廠,
泛黃的白麻繩、散發汽油味機具、一格一格的小零件、
鐵架大桌子、鐵皮的牆壁和屋頂…
工廠的中間,置放了神像供桌,
他們一家人,前一夜開始祭拜,直至清晨。
很開心,也很盡興的一次拍攝。
原本,他們說:我們個性比較害羞,所以太過親蜜的像親嘴啊那些的,可能做不出來…
但是結果呢…才剛開始拍攝沒多久,他們可玩得真開心啊!
甜甜蜜蜜的呢?看照片就知道了。
朝鴻位於中壢的老家,是我目前看過保留的最最完整的老房子了,
而且保留著原原本本的泥土的地板,
光線透過窗戶,再打在深灰色的牆面,還有泥土的地面,
實實在在,也隱隱約約的透露了一些關於這間房子的歲月故事。
沒有藍天白雲的海邊,
卻因為陰天而有的淡藍色溫,好像反而更適合著他們。
我們貪心的拍到太陽完全沒入海平線,
真的一點光線都沒了,才摸黑的走了十幾分鐘爬上岸。
—
謝謝妳們特地遠從屏東及雲林前來,
聽到這個地名,
就讓我隱約的聞到了草地與泥土的香氣了。
想到小時候在雲林鄉下的景況,
每個孩子都光著腳丫隨處奔跑,
一不小心就踩到了那好大一坨的牛糞,
駕著牛車,卻把堂姐連人帶機車的撞跌到大水溝裡。
是這樣的樸實、自在與坦率,
這正是你們給予人的感覺,
這樣舒服的氣味,來自南國的草與泥土輕淡自在的氣息。恭喜你們有了小寶貝,
相信屬於你們自在的幸福,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
沒有太多的構想
沒有太多的規劃
只是回到他們常去的地方
就是像本來一樣
舒服的,自在的
—
—
專輯大圖連結 http://www.flickr.com/photos/yingchi5/sets/72157632113406626/show/
這應該是在去年”旅活樂”之後,第二個離lalala house最近的新人了吧。
她們給人的感覺,大概就是舒服、自在來形容,
她們倆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
而這似乎也是這段時間來,我拍攝婚紗想呈現的其中一個部份,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輕鬆自在的…
那天的天氣,也是,舒服、自在…
—
後天(4/8,日)出發日本拍攝婚紗,如果有事情連絡,就請等我4/11之後回來再回覆囉….
( 這是我第一次到日本,很緊張!會不會因為語言不通結果回不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英奇的Facebook專頁吧…】→ http://www.facebook.com/trueflaw
.
.
拍攝日期: 2012.3/10 – 2012.6/30
名額限制: 10名
lalala house 拍攝概念.環境.交通資訊→ The family in Lalala house
在 lalala house,可以完全的放鬆 ,
就在「放空」的狀態下,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拍攝 ,
lalala house裡的一些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