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日記》為什麼我不把IG.FB分割商業化?
攝影是給予、幫助,一切都與記憶有關
前些天和朋友聊到了個問題;為什麼不另外開個工作用的商業帳號,將生活與私人創作分開來?
「因為對我而言,生活與工作很難分開;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的生活紀錄著,並也以此為客人拍攝。」
「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上頭,若是分割,永遠都會有一個帳號是荒廢的了。」
這個話題,才起了頭,便結束了;而這便是我們兩人共同的結論。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前些天和朋友聊到了個問題;為什麼不另外開個工作用的商業帳號,將生活與私人創作分開來?
「因為對我而言,生活與工作很難分開;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的生活紀錄著,並也以此為客人拍攝。」
「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上頭,若是分割,永遠都會有一個帳號是荒廢的了。」
這個話題,才起了頭,便結束了;而這便是我們兩人共同的結論。
生日的那天,收到了封mail,認識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
果然是他一貫冷面笑匠的風格,知道我喜歡用mail,更甚過Line或各種社群媒體,於是發了封祝賀的mail來。
大師,只是我們彼此間玩笑的尊稱,就像以前年輕時認識的前輩,總會互相叫著某某「大大」那樣。
你今天過得好嗎?
這些天沒什麼事,拿著筆電來到久違的路易莎,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寫篇文章了。以前很喜歡待在咖啡館裡寫寫字,偶爾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們,各種年齡、各種身份,偶爾也停下筆來,偷聽一下隔壁的談天話題。
白天的咖啡館,人群的組成年紀大都稍長,可能是已退休的人士,或業務工作性質,或像我這般時間彈性的自由工作者。有人手舞足蹈開心聊著天;有人筆電、手機交互使用埋首工作著;有人架起了手機,紅綠相間的股票數字跳動著,另一手的ipad隨意翻閱各類文章。
至於我,在各類型的文字裡遊走,也跟著裡頭的文字牽動各樣的思緒,勾起了生命歷程裡不同階段裡的回憶。關於母親、關於年少輕狂時的自己、關於曾經的家、關於此刻已在這裡的自己的生命蛻變…
和她聊起了生命中最開心的這件事,想了想,大概就是高中時期,以及在高雄工作的那段期間吧。
從15歲國中畢業後,就開始半工半讀,白天工作,晚上再換上高中制服。搜尋著高中時期的記憶庫,竟然想不起「唸書」、「考試」這些主要關鍵字,甚至連書包、筆有沒有帶過,都冒出了問號。
想起了一幅畫面,下班後騎著摩拖車到了學校,在機車停車場停好了車,打開置物箱,「啊…沒帶到課本和筆」,好吧,算了,也沒關係啦!反正也用不到,只是假裝自己好像是學生的東西而已。
看似極為荒唐的一段年少歲月,卻是生命裡極為重要的養份。因為是夜校,校園裡牛鬼蛇神,有剛出獄的大哥、成天酒醉的原住民,經常下課時間看見警察又把某位同學壓在牆上。我算是位乖學生,當然沒被警察壓過,但下課後和大夥去喝酒、KTV…倒是沒缺席過。也因為這樣玩著玩著,像是把腦袋給撬開,開了竅了。